摘要:
目的找寻胆管癌细胞标记染色体及外周血标志物,为胆管癌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技术分析胆管癌组织、胆管癌细胞株染色体畸变及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脆性部位的表达;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p16基因的突变及蛋白表达。结果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平均62.3条,以亚三倍体和超二倍体多见,染色体数目畸变率达83.67%;细胞株比新鲜瘤组织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大,且高倍体细胞相对较多。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为62.8%,其中9p高频率缺失(50.8%)。p16基因变异率为58%(21/36),p16蛋白表达下降率共占50%(18/36)。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裂隙、断裂和异常细胞数目及细胞脆性部位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胆管癌发病与染色体畸变及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有关;胆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裂隙、断裂和异常细胞比率明显增高,脆性部位表达明显异常。胆管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断裂点8p22、9p21、11q13、17p12出现率较高,是胆管癌相关断裂点,为寻找胆管癌外周血标志物提供候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