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热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齿状回外侧支的可塑性和再可塑性(英文)

Plasticity and metaplasticity of lateral perforant path in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in a rat model of febrile seizur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热性癫痫发作 海马 突触可塑性 预先刺激

摘要:
热性癫痫发作是儿童常见病,能损害认知功能,而突触可塑性和再可塑性(metaplasticity)是维系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神经基础。本文通过脑片灌流和细胞外场电位记录术研究了热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齿状回外侧支的突触可塑性和再可塑性。制作对照组和热性癫痫发作组大鼠的脑切片后,记录电极置于齿状回外侧支的外分子层获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双极刺激电极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安放于齿状回外侧支或门区。结果显示,大鼠海马齿状回外侧支给予100Hz的条件刺激后,对照组和热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齿状回外侧支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幅度均没有显著改变。而在齿状回外侧支给予10Hz的预先刺激,再施加相同的条件刺激后,对照组外侧支LTP幅度明显下降,条件刺激后1h的相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fEPSP)为1.10±0.26;而热性癫痫发作组则表现出明显的LTP,条件刺激后1h的相对fEPSP为1.35±0.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强(P(0.05)。在齿状回门区实施10Hz的预先逆行性刺激,再施加与前述实验相同的条件刺激后,对照组外侧支LTP幅度亦出现明显下降,条件刺激后1h的相对fEPSP为1.15±0.14;而热性癫痫发作组表现出明显的LTP,条件刺激后1h的相对fEPSP分别为1.47±0.1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强(P(0.05)。以上结果表明,热性癫痫发作可以在不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情况下影响再可塑性,从而导致神经损伤,该现象提示热性癫痫发作能通过不同途径增加神经兴奋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