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螺旋刀片导针偏心化原因及其对骨折内固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受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17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术中影像资料.男76例,女99例;年龄61 ~ 103岁,平均79.8岁.入院至手术时间为12~141 h,中位数32 h.骨折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1型64例,31-A2型111例.在术中C臂X线机透视图像上,分别测量骨折闭合复位后与内固定后股骨近端颈干角(caputcollum-diaphysis,CCD);头钉孔中轴线及螺旋刀片导针分别与髓内钉近段轴线的夹角,并计算两角度差值;根据头颈骨块内侧皮质、前侧皮质与股骨干皮质对位情况,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leveland的方法评价螺旋刀片在股骨头内位置.结果 术中骨折闭合复位后,股骨近端CCD为(134.6±6.8)°,内固定后为(134.9±4.3)°,内固定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2,P=0.766).头钉孔中轴线、螺旋刀片导针与髓内钉近段轴线夹角分别为(125.4±2.4)°和(12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44);两者差值为(0.8±2.2)°.术中47例螺旋刀片导针发生偏心化,沿偏心化导针敲入螺旋刀片后10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5例螺旋刀片在股骨头内位置欠佳.结论 PFNA内固定术中,多种原因会导致螺旋刀片导针发生偏心化,包括骨折端不稳定、软组织嵌入、严重骨质疏松、工具不配套以及透视成像影响等.沿偏心化导针敲入螺旋刀片存在骨折端再移位和螺旋刀片位置不佳的可能,术中应根据偏心角度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导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