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膀胱容量监测 宫颈癌 调强放疗 靶区 危及器官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术后IMRT的宫颈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膀胱容积测量仪监测膀胱容量,对照组采用医生口头指令和患者主观感觉膀胱充盈程度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三维方向靶区移位误差、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的差异,以及主要危及器官膀胱、小肠、直肠和股骨头受照体积百分比,再比较两组放疗期间出现的肠道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头脚和腹背方向的位移误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左右方向位移误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I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小肠的受照体积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直肠、股骨头的受照体积百分比虽小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出现腹泻的时间早于观察组。结论在宫颈癌术后IMRT中采用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来维持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可减少靶区位移误差,增加靶区勾画的精确性,保证有效的靶区照射剂量,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危及器官的生理功能,减轻放疗反应,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