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静态多子野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Dosimetric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Multiple-Sataic-Field Multileaf Collimator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 and 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 for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88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论著
作者:
宫晨[1]
*
;
王建华[1]
;
付秀根[1]
;
熊慧华[1]
;
张明生[1]
;
韩静[1]
;
李定宇[1]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06):905-909.
DOI:
10.14188/j.1671-8852.2018.0166
ISSN:
1671-8852
关键词:
脑转移
静态多子野多叶准直器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靶区
危及器官
摘要:
目的:研究静态多叶准直器(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择35例脑转移癌患者分别设计静态多子野(MSF)-MLC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2种放疗计划,均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的放疗方案,处方剂量为全脑临床靶区(CTV)30Gy/10F、肿瘤靶区(GTV)40Gy/10F,比较两者在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上的差异。结果:两种技术均能满足临床放疗的基本要求。VMAT在左右眼球、左右视神经和垂体的最大剂量(Dmax)以及在右晶体、左右眼球、左右视神经和脑干的平均剂量上均较MSF有降低,机器跳数也较MSF明显下降。结论:VMAT可以作为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一个优化选择。
基金: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WJ2017M058)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宫晨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通讯作者:
李定宇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宫晨,王建华,付秀根,等.静态多子野MLC调强和容积调强方式在脑转移癌全脑联合同期局部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9(06):905-909.
相关文献
[1]鼻咽癌不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2]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3]1例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
[4]两种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对多叶准直器位置误差灵敏度研究
[5]直肠癌术前/术后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勾画共识与图谱
[6]索拉非尼治疗肾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7]1例卵巢癌伴脑转移患者的疼痛治疗方案调整与分析
[8]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复发/进展的疗效观察
[9]埃克替尼治疗3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初步分析
[10]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