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联合载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免疫纳米脂质体靶向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Targeting therapy of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mediated by ultrasound activated immunoliposome fo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武汉,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源性生长因子 超声 纳米 免疫脂质体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联合载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 以CNV内皮细胞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为靶向位点,将其配体寡肽连接到纳米脂质体上,再反向装载PEDF,制备能与CNV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纳米脂质体.对48只BN大鼠右眼行半导体倍频激光(波长为532nm)光凝术建立CNV模型.光凝后7d,实验组鼠尾静脉分别注射游离PEDF、载PEDF脂质体、载PEDF免疫脂质体,联合眼局部超声波辐照20s,并设立玻璃体腔注射PEDF组和对照组.光凝后14d,脉络膜巩膜冰冻切片观察免疫脂质体对CNV的靶向性.FITC-右旋糖酐标记脉络膜巩膜铺片行新生血管定量分析.结果 载PEDF免疫脂质体可特异性靶向结合CNV.CNV与FITC标记的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结合而呈现绿色荧光,正常脉络膜血管不显现荧光.玻璃体腔注射PEDF组及鼠尾静脉注射游离PEDF、载PEDF脂质体、载PEDF免疫脂质体组CNV面积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组对CNV的抑制作用强于玻璃体腔注射PEDF组(P<0.05).结论 动物实验证实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可特异性结合CNV细胞,超声可增强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对CNV的抑制作用,该方法有望为眼新生血管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