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超声联合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免疫纳米脂质体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

In vitro study on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immunoliposome targeting injury choroidal ne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超声 纳米 免疫脂质体

摘要: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超声联合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制备能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向培养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系RF/6A细胞加入免疫纳米脂质体,观察其与RF/6A细胞结合的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纳米脂质体的细胞内化过程。分别将游离PEDF、载PEDF脂质体、载PEDF免疫脂质体和超声联合载PEDF免疫脂质体作用细胞后,MTT法检测对RF/6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并与仅用PBS作用细胞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制备的载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可紧密结合RF/6A细胞,3h时,载PEDF免疫脂质体布满细胞浆。包含PEDF终浓度为80mg.L-1的游离PEDF、载PEDF脂质体、载PEDF免疫脂质体和超声联合载PEDF免疫脂质体对RF/6A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2.79±3.62)%、(48.71±3.84)%、(57.45±4.02)%和(90.83±5.61)%,凋亡率分别为(25.05±4.06)%、(30.21±3.13)、(36.85±4.12)%和(43.13±4.37)%。提示载PEDF免疫脂质体和载PEDF脂质体的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均较游离PEDF强(均为P(0.05),且载PEDF免疫脂质体的抑制生长和促进凋亡作用更强(均为P(0.05)。超声可显著提高载PEDF免疫脂质体的细胞内化能力,并增强其抑制细胞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证实超声联合PEDF免疫纳米脂质体可靶向杀伤脉络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