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妇产科学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基因集富集分析
宫颈癌
DNA损伤
ATM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摘要:
目的:探索宫颈癌发病的潜在机制,并筛选预测其发病风险的生物学标记物,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对NCBI GEO数据库中21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标本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标本的表达谱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在信号通路中的富集特征与核心富集基因。利用功能方面的基因本体学和结构方面的染色体位置相关的基因集富集分析,进一步探讨宫颈癌的特征。结果:宫颈癌在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通路中出现显著富集特征。其中最显著富集的是ATM信号通路(P(0.001),核心富集基因包括MRE11A、CDC25A、BLM、SMC1A、MDC1、H2AFX和BRCA1等。在生物学功能上出现内切酶活性相关基因集的显著富集(P=0.002)。差异性基因主要定位在染色体3q27区域(P=0.007)。结论:宫颈癌发病机制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这些通路和相关基因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发病风险的生物学标记物。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1663,8137278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程静,潘光鑫,周素,等.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54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