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细胞周期和增殖变化对化疗敏感性预测价值的探讨
Predictive value on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the changes of 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o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in the pre-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post-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88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论著
作者:
杨红文[1]
*
;
陈忠东[1]
;
周波[1]
;
秦永喜[1]
;
赵强[2]
;
单位:
[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湖南衡阳,42100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病理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病理研究所
麻醉学研究所
病理科
麻醉科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6.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04.2012.03.002
ISSN:
1673-4904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周期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及宫颈癌各时期细胞比率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作为新辅助化疗敏感性评价及近期疗效判定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将4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宫颈癌各时期细胞比率和PCNA增殖指数.新辅助化疗第2个疗程后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9例患者中临床有效39例(有效组),无效10例(无效组).有效组化疗前后S期细胞比率[(21.47±5.21)%、(18.32±5.07)%]均明显高于无效组[(9.63±2.58)%、(10.14±2.32)%](P<0.05),有效组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81.67±7.14)%]明显高于无效组[(66.99±2.29)%](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前S期细胞比率和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定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敏感性及近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杨红文
第一作者单位:
[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湖南衡阳,42100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红文,陈忠东,周波,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细胞周期和增殖变化对化疗敏感性预测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6.
相关文献
[1]增殖细胞核抗原与p55PIK结合调控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研究
[2]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ⅠB期患者的生存预后:一项Meta分析
[3]高氧对胎鼠肺成纤维细胞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4]LRIG3基因过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与U87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表达的影响
[5]dti预测及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反应的价值
[6]结直肠肿瘤形成过程中主要细胞周期素D1、E、A、B1的表达
[7]宫颈癌中新辅助化疗的意义
[8]基于介入治疗的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的比较
[9]大鼠2-乙酰胺基芴/部分肝切除模型中卵圆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10]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