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骨科 201800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 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摘要:
目的:评估正常人群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正常成人的腕关节薄层CT,利用Mimics 20.0和3-Matic research软件测量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数据。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冠状位匹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分为匹配组及不匹配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对患者腕痛和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80例正常成年人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值为45.0%±16.2%。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获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术后3个月,不匹配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匹配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旋前角度,不匹配组(68.82°±11.62°)较匹配组(76.91°±9.14°)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67,
P=0.014);DASH评分,不匹配组(15.53±2.36)分较匹配组[(13.62±2.52)分]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91,
P=0.013)。术后12个月,VAS评分匹配组为(2.08±2.95)分小于不匹配组(2.95±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8,
P=0.024);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DA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正常人群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约为45.0%。当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匹配程度不在正常值范围内时,腕关节可出现早期功能障碍、旋前活动受限及腕关节疼痛。
基金:
上海市科委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20Y11912600)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面上项目201840026)
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017ZZ0200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骨科 2018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鑫,季佳庆,姚英,等.桡骨远端冠状位骨性结构匹配的评估及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2021,41(6):368-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