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釆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9-2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5批援鄂医疗队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收治的5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
24例;平均年龄为68岁,年龄范围为36-86岁。所有患者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
版)》进行治疗。观察指标:(1)患者临床资料(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治疗情况。(3)肝功能损害影响
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乂士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
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疋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临床资
料:51例患者中,新冠肺炎普通型21例,重型19例,危重型II例” 31例伴有3 1种慢性疾病史,20例无慢
性疾病史;13例有饮酒史,38例无饮酒史;7例有肝炎病史,44例无肝炎病史;入院时5例存在感染性休克,
5例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41例无休克和SIRS,: 51例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4±3)kg/m2,发病至
入院时间为(13±5)d、体温为36.5 X: (36. 0-38. 1 t)、心率为82次/min(50~ 133次/min)、呼吸频率为
20 次/min( 12-40 次/min)。51 例患者入院 24 h 内白细胞计数为 6. 3x 109/L( 2. 2x 109/L~21. 7x 109/L)、
肌酹为75 jimol/L(44 - 342 p.mol/L) ,B型钠尿肽为214 ng/L(5~32 407 ng/L) o (2)肝功能及肝功能损害
治疗情况:51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1 U/L(7~4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9 U/L(15~
783 U/L) ,丫-谷氨酰转移酶为36 U/L( 13-936 U/L),碱性磷酸酶为76 U/L(41~321 U/L),直接胆红素为
4.9 |xmol/L(2.6~14. 3 |xmol/L),间接胆红素为 5. 8 |xmol/L( 2. 6 ~ 23. 9 jimol/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为37.2 s( 30. 9-77. 1 s),凝血酶原时间为13.9 s( 12.5-26.7 s);51例患者上述指标异常比例分别为
47. 1%(24/51)、47. 1%(24/51)、35. 3%( 18/51) J3. 7%(7/51)、7. 8%(4/51) ,2. 0%( 1/51) ,21.6%( 11/51)、
19. 6%( 10/51)。51例患者中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生肝功能损害分别为10,9,10例。51例患者中22例
肝功能正常(其中1例入院24 h后发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9例肝功能异常(其中9例入院24 h后发
生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5.57.P<0.05), (3)肝功能损害影响因素分
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优势比=
10.000,95%可信区间为1.050~95.231,P<0. 05) c结论 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
率增加。新冠肺炎临床分型危重型是影响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