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宁波 315020
[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外科,武汉 430030
内科学系
外科学系
心血管内科
外科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科,宁波 315020
[4]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宁波 315020
[5]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监护病房,宁波 315020
[6]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宁波 3150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白蛋白类
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摘要: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11日至3月28日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并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且有肺炎表现的6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入院时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
χ2检验、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67例患者中,7例(10.4%)总胆红素升高,且均为轻度异常;36例(53.7%)白蛋白下降,15例(22.4%)降至30 g/L以下;19例(28.4%)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12例(17.9%)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ALT和(或)AST升高者占32.8%(22/67)。普通型、重型患者ALT和(或)AST升高发生率分别为33.3%(10/30)、26.9%(7/26),11例危重型患者中5例ALT和(或)AST升高,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1,
P=0.546)。碱性磷酸酶和(或)γ-谷氨酰转肽酶异常者占16.4%(11/67)。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者分别占14.9%(10/67)和25.4%(17/67),但多为轻度异常,只有1例患者PT和APTT延长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升高者分别占61.2%(41/67)和65.7%(44/67),明显升高者分别占28.4%(19/67)和19.4%(13/67)。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白蛋白分别为(37.85±6.19)、(32.96±4.33)和(33.02±3.63)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36,
P=0.001); 3组患者的PT、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22、3.31、4.06,
H=17.63,均
P<0.05)。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损伤较轻,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白蛋白下降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附属医院抗疫专项(Y202043752、Y202043918)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宁波 31502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赵克开,刘纯,马红英,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41(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