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腹泻型、便秘型以及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比较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作者: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差异性 亚型

摘要:
目的综合比较分析腹泻型、便秘型以及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法于本院选取40例消化内科腹泻型患者,40例便秘型患者,40例混合型IBR患者以及在本院体检显示健康的人士40例作为对照,综合比较分析四组患者肠道菌群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的肠道菌群密集度值I级、II级、III级、以及IV级分别显示为0%、11%、35%、55%,便秘组为5%、26%、34%、35%,腹泻组为14%、59%、20%、6%,以及混合组为6%、20%、40%、36%,发现腹泻组肠道菌群密集度与其他三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值I级、II级、III级、以及IV级分别显示为5%、21%、60%、10%,腹泻组为15%、52%、16%、20%,便秘组为11%、30%、45%、15%以及混合组为11%、45%、30%、15%,其中腹泻组和便秘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泻组与便秘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四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肝菌以及拟杆菌的情况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BS组的肠杆菌和拟杆菌增多(P(0.05),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和B/E值呈现出减少(P(0.05),其中肠球菌值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不同程度上的肠道菌群紊乱存在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中,其中腹泻型IBS菌群的失调现象最为严重,影响IBS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肠道菌群。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