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敏化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f Sensitized Acupoints on Bowel Dysfunction in Rats with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3]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43006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功能紊乱 电针 穴位敏化

摘要:
目的:比较敏化穴位和非敏化穴位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各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加番泻叶灌服法建立D-IBS模型,通过观察D-IBS大鼠体表伊文思兰(EB)渗出点与穴位的相关性来确定敏化穴位。电针敏化穴组、电针非敏化穴组分别选取敏化穴"大肠俞"和非敏化穴"心俞"进行电针治疗,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4、7d各组大鼠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BSS)、稀便率、腹泻指数的变化。结果:D-IBS大鼠体表EB渗出点与双侧"大肠俞"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双侧"大肠俞"穴是D-IBS疾病状态下的敏化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在治疗7d后,电针敏化穴能有效降低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P(0.05)。电针非敏化穴对D-IBS大鼠BSS评分、稀便率以及腹泻指数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能有效改善D-IBS大鼠肠运动功能紊乱,其疗效优于非敏化穴"心俞",为电针治疗D-IBS提供了选穴依据。

基金:

基金编号: 81403475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3]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430061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11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