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B、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胞外段联合热休克蛋白(HSP)70-宫颈癌TC-1细胞(HSP70-TC-1)抗原肽复合物治疗小鼠宫颈癌模型的效果。方法 (1)将TC-1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成瘤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BTLA、疱疹病毒侵入介质(HVEM)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细胞膜表面BTLA、HVEM的表达(以荧光强度表示)。(2)小鼠接种TC-1细胞后,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即pcDNA3.1(注射空载体pcDNA3.1质粒,作为对照)、psBTLA(注射表达BTLA胞外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sBTLA质粒)、HSP70(注射HSP70-TC-1抗原肽复合物)、HSP70+pcDNA3.1(注射HSP70-TC-1抗原肽复合物和pcDNA3.1质粒)、HSP70+psBTLA(注射HSP70-TC-1抗原肽复合物和psBTLA质粒)组,观察各组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相关免疫基因包括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人叉头型基因P3(FoxP3)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计数各组瘤旁组织中CD8+ T淋巴细胞;7-氨基放线菌素D/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双标法检测各组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以杀伤率表示);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各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浓度。结果 (1)小鼠接种TC-1细胞后第7、14、21、28天,其肿瘤组织中BTLA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上调,第14天达最高,为2.83±0.35,与第7天的1.66±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VEM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接种TC-1细胞后第7、14天,肿瘤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细胞膜表面BTLA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3.5和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VEM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57.2和4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接种后第14、28天,HSP70+psBTLA组抑瘤率分别为65%、88%,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接种后第28天,HSP70+psBTLA组IFN-γ、IL-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12±0.71、3.20±0.62)高于其他组,TGF-β、IL-10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3、0.31±0.04、0.19±0.03)低于其他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psBTLA组瘤旁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数为(52±6)个/高倍视野,脾淋巴细胞对TC-1细胞的杀伤率为(65.5±2.4)%,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为15.0×103 cpm,IL-2和IFN-γ的浓度分别为(824±51)、(1096±112)pg/ml,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sBTLA表达的BTLA胞外段联合HSP70-TC-1抗原肽复合物可使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更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应答,对TC-1细胞构建的小鼠宫颈癌模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