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帕金森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study of Parkinson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扩散张量成像 FA值 ADC值

摘要: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锥体外系和部分功能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及其与PD的关系.方法 PD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按Hoehn-Yahr分级量表将20例双侧症状患者作为中晚期PD组,10例单侧症状PD患者作为早期PD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头部平扫和DTI检查.在FA图和ADC图上测量各兴趣区(双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回、额叶白质和中央前回)的FA值和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D组的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中央前回的FA值较对照组和早期PD组明显减低(P<0.05),中晚期PD组的扣带回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晚期PD组、早期PD组与对照组其余兴趣区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病变的严重程度与黑质FA值呈负相关(r=0.039,P=0.025).3组之间各兴趣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病情级别的增加,ADC值呈增高趋势.结论 黑质、尾状核、丘脑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可为PD的在体研究提供更多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有关的有价值信息.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