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掌握ADR监测及评价情况,规避临床用药风险。方法详细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8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网络呈报有效的ADR报告表121份,对有关数据进行适当转换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份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抗肿瘤药和循环系统用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其中90例(74.4%)由静脉给药所致;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19例,涉及16种药品。结论完善ADR监测报告制度及其分析评价,开展重点监测品种的追踪和信息通报,形成有效信息流,降低临床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