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预防组和正常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0mg/kg或30mg/kg,预防组于造模前1小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00μg/kg,正常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造模后6h、24h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预防组小鼠存活率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80%vs 66.7%,P)0.05);预防组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酶学指标ALT和AST均好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小鼠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在6小时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4小时点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NF-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小鼠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