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高脂喂养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The influence on atherosclerosis of hyperglycemia rabbit by G-CSF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上海,200032 [3]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泰安,271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喂养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摘要: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新西兰雄性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高脂喂养组、普通及高脂喂养+G-CSF组各8只,4组动物每周采血,监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项血脂指标动态变化。取材后用苏丹Ⅲ染色观察脂肪斑块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内膜厚度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TIMP-2)的表达。并用Leica QwinV3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阳性率等相关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内皮及脂肪细胞的组间差异。结果高脂喂养能使TC、LDL等血脂水平上升,6周后高峰,与对照相比,P<0.05,但8周后就趋于稳定。加G-CSF使血脂高峰前移,使TC、LDL等提前2周就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差异(P<0.05),并有双峰样改变,但对TG同样无影响。普通喂养+G-CSF能使血脂有所波动,但尚不足以达到显著差异。病理分析发现G-CSF能使斑块面积、内膜厚度、MMP/TIMP表达均增加,但后二者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支持上述发现。结论 G-CSF对血脂存在一定影响,且以TC、LDL为主,对TG作用不大。因此它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具体表现为斑块面积的扩大,内膜厚度增加,机制可能与其对基质的影响有关,但尚需进步研究证实。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