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比阿培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高危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56例临床观察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biapenem and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for the empiric treatment of febrile neutropenia in high risk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75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论著
作者:
宫晨[1]
*
;
熊慧华[1]
;
熊华[1]
;
晁腾飞[1]
;
王建华[1]
;
黄乐[1]
;
严鹏[1]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出处:
临床内科杂志.2016,33(7):485-487.
DOI:
10.3969/j.issn.1001-9057.2016.07.018
ISSN:
1001-9057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性发热
比阿培南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感染
经验性治疗
摘要:
目的 观察比阿培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化疗后高危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FN)患者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化疗后高危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患者给予比阿培南0.3g,静脉滴注,每日2次,皮下注射重组人G-CSF(5 μg/kg,每日1次)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所有有效患者疗程平均为(5.33 ±1.28)天,退热时间平均为(3.17±0.89)天.患者耐受性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比阿培南联合G-CSF是治疗化疗后高危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段.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宫晨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43003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宫晨,熊慧华,熊华,等.比阿培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高危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56例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7):485-487.
相关文献
[1]G-CSF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调控
[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
[5]GM-CSF对兔血液动力性脑缺血后颅内侧支动脉生成的影响
[6]一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用药分析
[7]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31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8]rhGM-CSF联合氨磷汀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9]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致休克1例
[10]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nduces Lipopolysaccharide (LPS) Sensitization via Upregulation of LPS Binding Protein in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