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心血管内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急诊医学科
[4]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缺血后适应
缝隙连接
摘要: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家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缺血再灌注模型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维持电生理稳定的机制。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在建立好楔形心肌块模型稳定1h后,停止台氏液灌注45min,缺血再灌注组继续灌注台氏液2h;缺血后适应组复灌初期采用复灌10s、停灌10s方案,重复6次后,恢复台氏液灌注2h。记录心肌块内、外膜心肌细胞跨壁动作电位、跨壁心电图、有效不应期(ERP)等电生理参数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实验结束后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去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NP-Cx43)。结果: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适应组的室性心动过速(VT)诱发率分别为0、80%(8/10)、10%(1/10),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适应组的跨室壁离散度、ERP等电生理参数得到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心肌NP-Cx43分布量极少;缺血再灌注组NP-Cx43含量增加且多分布在心肌细胞端端连接处;缺血后适应组NP-Cx43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含量要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改善缝隙连接蛋白重构可能是其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的机制之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1180,30973601,8100157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何炜,张存泰,白融,等.缺血后适应对兔楔形心肌块缺血再灌注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05):39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