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南通西路100号,225001
[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摘要:
[目的]探讨CT及MRI显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价值及临床意义.基于CT平扫、二维及三维成像特点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分型,以指导手术实施及评估对预后的影响;评估术前MRI T2加权图像对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颈椎后纵韧带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根据CT成像特点,将其分为蕈伞型、山丘型、块状型以及不规则型.对于蕈伞型和山丘型施行前路手术,对块状型和不规则型根据病灶特点施行前路或后路手术.对于前路手术者根据CT成像分为单影征及双影征,以判断与硬脊膜的关系.术后根据JOA评分评估各类型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对每例患者按Yukihiro Matsuyama提出的MRI T2加权图像分类方法,将其分为回旋飞镖型、三角形及水滴型,根据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分析各种类型MRI图像对手术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7个月,CT分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实施具有指导价值,CT分型各组均取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对患者预后缺乏评估意义,术前及术后组间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MRI T2加权像术前图像分组,脊髓功能改善率依次为水滴型(65.8±14.0)%、回旋飞镖型(59.3±9.8)%和三角型(49.8±7.1)%(P<0.05).[结论]CT成像能有效指导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手术的精确实施;MRI成像对评估患者手术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南通西路100号,22500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吉军,王静成,冯新民,等.CT及MRI成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评估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07):63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