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持续时间的跑台训练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Effects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2] 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缺血 跑台训练 学习记忆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时间的跑台训练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跑台训练组,每组3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脑缺血模型,术后观察3 d,造模成功的各组大鼠再根据训练时间的不同又分为7、14和28 d三个亚组,每亚组10只。跑台训练的速度为10 m/min,斜度0°,训练强度为每日训练30 min。跑台训练各亚组分别进行7、14和28 d的跑台训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仅固定于跑台训练装置,但不进行跑台训练。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经跑台训练后,跑台训练组的逃避潜伏期[第7天(43.84±4.98)s、第14天(37.18±2.17)s、第28天(30.72±4.56)s]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P(0.05),而其跨越平台的次数[(1.95±0.26)次、(2.05±0.13)次、(2.75±0.26)次]则逐渐增多(P(0.05)。跑台训练组在训练第14天和第28天时的逃避潜伏期较同时间点的模型组[(48.91±8.52)s和(48.64±7.61)s]明显缩短(P(0.05),而跨越平台次数较同时间点的模型组[(1.07±0.15)次和(1.25±0.50)次]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发现,假手术组仅可见少量凋亡神经元,训练第14天和第28天时,模型组大鼠的受损神经元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而跑台训练组大鼠的受损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大鼠。模型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存活率在第14天亚组和第28天亚组分别为(0.55±0.05)%和(0.50±0.03)%,较同时间点假手术组[(0.77±0.04)%和(0.70±0.02)%]明显降低(P(0.05);而跑台训练组的大鼠神经元存活率[(0.62±0.07)%和(0.60±0.07)%]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跑台训练14 d和28 d均可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跑台训练28 d时作用更为显著。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2] 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