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微流控芯片模拟体内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环境的输卵管模型构建

Construction of microfluidics-based fallopian tube model for mimicking fertilization and early embryo culture in vivo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微流控 微流控芯片 输卵管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培养

摘要:
背景:胚胎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是辅助生殖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近几十年来胚胎培养技术却基本没有更新,因此胚胎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的条件成为了限制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目的:构建基于微流控芯片来模拟体内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环境的仿真输卵管模型。方法:采用软光刻法制作微流控芯片,使芯片微通道在形状上符合输卵管的解剖结构;组织消化贴壁法进行小鼠输卵管原代上皮细胞的培养和提纯;用角蛋白免疫荧光法对提纯后的小鼠输卵管原代上皮细胞进行鉴定,并将鉴定后的上皮细胞种植在微流控芯片通道内壁上以模拟输卵管生化环境;将芯片接入自动换液装置以模拟输卵管液流环境。结果与结论:①这款输卵管模型呈圆柱状,长度为2cm,直径为1cm,在形状上与体内输卵管峡部的解剖学特征比较相符合;②角蛋白免疫荧光结果为阳性,提示组织消化贴壁法可分离培养出小鼠输卵管原代上皮细胞;③提纯后的小鼠输卵管原代上皮细胞种植在模型内壁,为胚胎的受精和早期培养提供了与体内微环境类似的生化环境。微流控芯片接入自动换液装置后,通道内的代谢废物能被及时带走,新的营养物质得以补充,实现了对输卵管真实流体环境的模拟;④研究将微流控芯片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通过模拟体内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环境,实现了输卵管解剖学和生化环境的的重建,构建了以输卵管为模型的器官芯片,为进一步改善辅助生殖技术和提高受精率和优胚率奠定基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3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