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出处:
肿瘤研究与临床.2024,36(1):47-51.
ISSN:
1006-9801
关键词:
胸部肿瘤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容积漫游技术
摘要: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容积漫游技术(VRT)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5例行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次治疗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并校正后利用OSMS获取VRT体表影像,后续治疗以VRT影像为基准,利用OSMS的六维床自动移动功能摆位,记录六维方向移床值,再行CBCT扫描并记录左右方向(X轴)、头脚方向(Y轴)和腹背方向(Z轴)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六维自动移床校正后,再记录此时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体表影像实时δ(RTD)值,并获取新的VRT影像。CBCT配准误差值为VRT影像引导摆位误差,CBCT配准误差值与移床移动值之和为体表标记线引导摆位误差,CBCT配准误差值与记录的DICOM影像的RTD值之和为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理论误差。对比分析VRT影像与体表标记线、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优劣。结果:65例患者包括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
M(
Q1,
Q3)]58岁(51岁,64岁)。VRT影像引导摆位在X、Y、Z轴上的线性误差[
M(
Q1,
Q3)]分别为0.6 mm(0.3 mm,1.2 mm)、1.2 mm(0.5 mm,2.4 mm)、1.1 mm(0.5 mm,1.9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4°(0.1°,0.7°)、0.4°(0.1°,0.6°)、0.4°(0.2°,0.6°);标记线引导摆位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6 mm(0.9 mm,2.6 mm)、2.2 mm(1.1 mm,3.8 mm)、1.0 mm(0.4 mm,1.8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7°(0.3°,1.2°)、0.5°(0.2°,0.8°)、0.5°(0.2°,0.8°);DICOM影像引导摆位的线性误差分别为1.1 mm(0.6 mm,1.9 mm)、2.1 mm(1.0 mm,3.4 mm)、1.3 mm(0.6 mm,3.1 mm),旋转误差分别为0.6°(0.2°,1.1°)、0.7°(0.3°,1.1°)、0.7°(0.2°,1.1°)。与标记线引导摆位相比,除Z轴线性误差(
P=0.218)外,VRT影像引导摆位其余误差均低(均
P<0.001);与DICOM影像引导摆位比较,VRT影像引导摆位X、Y、Z轴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均低(均
P<0.01)。
结论:VRT影像引导摆位优于传统的体表标记摆位和DICOM影像摆位,OSMS VRT体表影像可有效提高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精度和稳定性,减少摆位误差。
第一作者:
肖志平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钟伟伟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肖志平,李定宇,付秀根,等.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容积漫游技术体表影像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4,36(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