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67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王志斌[1]
*
;
熊伟[1]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骨科
出处:
骨科.2022,(2):188-192.
DOI:
10.3969/j.issn.1674-8573.2022.02.019
ISSN:
1674-8573
关键词:
颈椎
矢状位序列
前凸
后凸
摘要:
颈椎的结构复杂,要传递颅骨的轴向负荷,维持水平凝视以及正常的头和颈部运动,因此颈椎更容易发生退变、损伤和功能障碍.正常的颈椎矢状位序列在维持颈椎的运动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颈椎矢状位参数是衡量颈椎矢状位序列非常重要的评估指标,包括颈椎曲度、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和一系列颈胸交界参数,广泛应用于颈椎疾病和指导手术.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王志斌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熊伟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志斌,熊伟.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骨科.2022,(2):188-192.
相关文献
[1]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椎板切除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处理
[3]单纯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4]开放及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及前凸恢复程度的比较研究
[5]成人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3版)
[6]颈椎椎板成形固定器
[7]改良颈围在颈椎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8]颈椎固定翻身枕
[9]医用颈椎固定枕
[10]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