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 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内
X线透视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盆入口位
摘要:
目的:证明S
1椎体后缘入口位的透视对经皮骶髂螺钉置入存在指导意义。
方法:①收集134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导入Mimics Medical 21.0系统,测量分析骶椎的解剖学参数,寻找S
1椎体前、后缘解剖学参数差异。②利用测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5个成年人尸体骨盆标本徒手置钉,采用传统透视技术(位),模拟临床实践。置钉完成后透视S
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观察二者成像差异,直视下检查螺钉是否穿出骶管。③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传统透视技术徒手置钉,术中分别透视S
1前、后缘入口位以指导螺钉安全置入;行CT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螺钉错位。
结果:①正常人CT测量:S
1前缘入口位角(20.71°±11.89°)显著小于S
1后缘入口位角(41.99°±11.67°),S
1上终板宽度[(32.22±3.41)mm]显著大于S
1下终板宽度[(20.10±3.28)mm],S
1椎体前、后缘存在解剖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尸体实验:5个标本中的2个出现了S
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显像差异,且螺钉穿出骶管。③临床组:所有患者闭合复位满意。共置入17枚螺钉,S
1置入12枚螺钉,S
2置入5枚螺钉;手术时间84~141 min,平均114.4 min;透视次数69~101次,平均89.6次;术中出血量110~463 mL,平均296.6 mL;术后CT未观察到螺钉错位。
结论:S
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角存在差异,透视后缘入口位能清晰显示椎体后缘,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基金:
国家卫计委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2017zx0150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徐汉青,徐飞,刘彬彬,等.透视S
1椎体后缘入口位对经皮骶髂螺钉置入的指导意义
[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10):85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