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儿童保健门诊的强化式情境教学模式在语言发育迟缓干预中的应用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儿童保健科 武汉 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语言障碍 环境疗法 语言疗法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保健门诊的强化式情境教学(EMT)模式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28例2.5~4.0岁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作为干预组,应用EMT模式开展为期3个月(共12次)的一对一语言康复训练;选取同一时期在儿童保健门诊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但拒绝接受EMT或其他语言干预的患儿27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初诊3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估。训练前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和普通话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标准化评估(DREAM-C)对患儿初诊和复诊时的发育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和对比研究,运用t检验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男22例、女6例)训练后3个月复诊时GDS的语言能发育商显著高于初诊(64±21比52±17,t=4.960,P(0.01);DREAM-C的总体语言、听力理解、语义和句法均显著提高(89±16比77±14,90±16比77±15,93±20比79±19,84±14比76±11,t=5.061、5.301、5.058、3.209,均P(0.01)。对照组患儿(男19例、女8例)在3个月复诊时仅Dream-C标准化语言评估的语义这一项明显提高(82±26比71±18,t=2.330,P(0.05),GDS各个能区与初诊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EMT模式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各个语言能区有显著疗效,是一种较为适合儿童保健门诊环境的语言干预模式。

基金:

基金编号: 2020020601012228 2020kfyXGYJ020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儿童保健科 武汉 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