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专题
高影响力文章
新冠疫情专题
成果
期刊论文
授权专利
指南共识
国家行业标准
临床试验注册
学者
科室
统计
成果统计
知识图谱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肿瘤恶病质血液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ion in blood biomarkers of cancer cachexia
134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作者:
符晓芬[1]
*
;
于世英[1]
;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出处:
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10):928-934.
DOI:
10.3969/j.issn.1009-0460.2021.10.011
ISSN:
1009-0460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恶病质的诊断
恶病质血液分子标志物
摘要:
肿瘤恶病质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综合征,多表现为体重减轻、厌食、肌肉萎缩和营养状况恶化,)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病质。目前,临床实践中恶病质的诊断、分期及监测的过程较为复杂。因此,亟需探索有效、易获取、无创的恶病质分子标志物,来反映患者恶病质的状况,并在恶病质早期诊断、分期、病情监测及治疗疗效评估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恶病质潜在的血液分子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符晓芬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通讯作者:
于世英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符晓芬,于世英.肿瘤恶病质血液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10):928-934.
相关文献
[1]肿瘤恶病质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2]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肿瘤恶病质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3]便携式一体化腹膜外腔扩张器
[4]一种用于桡动脉远端穿刺的压迫止血器
[5]一种用于头颈部肿瘤患者用口腔撑开器
[6]一种可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纤维支气管镜
[7]一种肠道菌群超级供体画像信息检测生成方法
[8]结合小鼠PD-L1和TGF-β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9]一种蓝牙听诊器
[10]一种防摔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