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MDSCs调控血管生成促进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发展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MDSCs细胞 子宫内膜病变 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因子 细胞因子

摘要: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调控血管生成促进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发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研究组)和18例行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将研究组分为良性病变组(n=14)和恶性病变组(n=8)。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及子宫内膜组织,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及子宫内膜组织中MDSCs细胞比率及其细胞亚群分布、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含量,同时将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患者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分别为(3.24±0.46)%、(5.25±0.53)%,高于对照组[(0.86±0.42)%],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对象外周血中均以CD15+的粒细胞型MDSC为主,且3组中CD15+的粒细胞型MDSC所占比率存在差异(P (0.05)。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与IL-6、GM-CSF、MCP-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17、0.441、0.668、0.526,P (0.05)。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患者子宫膜组织中MDSCs细胞比率分别为(3.12±0.62)%、(4.58±0.64)%,高于对照组[(1.23±0.57)%],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P (0.05)。3组对象子宫内膜组织中以CD45+的粒细胞型MDSC为主,且3组中CD15+的粒细胞型MDSC所占比率存在差异(P (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恶性病变患者体内MDSCs细胞呈高表达,MDSCs可能通过募集IL-6、GM-CSF、MCP-1及VEGF促进血管生成参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