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学龄期局灶性癫患儿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应用Solar2000N神经中央监护系统对23例6~12岁局灶性癫患儿(男15例,女8例)及15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男11例,女4例)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并将23例局灶性癫患儿按照样放电出现部位(额叶癫组、颞叶癫组、枕叶癫组),发作好发时间(睡眠发作组、清醒发作组、睡眠+清醒发作组)及服用抗癫药物类型(卡马西平治疗组,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组)进行分组,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各组患儿与健康儿童之间各项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学龄期局灶性癫患儿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1期比例延长(P(0.05),慢波睡眠(SWS)比例显著减少(P(0.01);额叶癫组各项睡眠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颞叶癫组患儿NREM睡眠1期比例及觉醒时间延长(Pa(0.05),枕叶癫组SWS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发作组觉醒次数增加(P(0.05),NREM睡眠1期比例增加(P(0.05),清醒发作组SWS比例减少(P(0.05);卡马西平+托吡酯组与未服药组比较,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学龄期局灶性癫患儿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以NREM1期睡眠增多为主;颞叶癫显示了更多的觉醒时间;易在睡眠中发作的癫患儿觉醒次数增加;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可增加局灶性癫患儿的REM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