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武汉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
神经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学
肠道营养
胃肌轻瘫
重症监护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 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 ± 4.00)、(78.39 ± 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33,
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 ± 0.31)d,试验组为(4.19 ± 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42,
P<0.01)。
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基金: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2.03.2019.15-4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武汉43002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向成林,冯仁,米元元,等.床旁超声评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9):1446-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