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65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65
[3]上海长征医院闸北分院消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环氧合酶
核因子-κB
摘要: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中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核因子(NF)-κB、环氧合酶(COX)-2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予高脂连续饲养12周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从第12周开始治疗组每天给予罗格列酮4 mg/kg灌胃8周.第20周末处死动物,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肝功能、血脂、糖代谢、氧化还原指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PPARγ、NF-κB和COX-2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脂肪变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改善明显(P值均<0.05).同时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升高,血清和肝组织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FF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治疗组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下降,血清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丙二醛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肝PPARγ表达下降、NF-κB和COX-2表达升高.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显示模型组肝COX-2表达(0.57±0.08和2.83±0.24)较正常组(0.38±0.03和1.00±0.03)升高(P值分别=0.000和0.004),治疗组COX-2基因和蛋白均明显下降(1.84±0.13和0.55±0.06,P值均<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可用于治疗NAS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后抑制NF-κB和COX-2表达实现.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上海,200065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朱风尚,赵家胜,刘苏,等.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环氧合酶-2的调节[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8):5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