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磁性纳米颗粒增强MR价值初探:与传统增强MR比较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nhanced MR Imaging vs Tradition Enhanced MR Imaging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对比剂

摘要:
目的使用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性浸润的磁共振征象及其价值,并以钆喷酸葡胺对比剂(Gd-DTPA)增强作为对比。方法 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高脂饮食诱导建模,同期对照10只,分别于10、12、14、16、18周采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常规成像观察(T1WI,T2WI,T2*WI),及USPIO增强和Gd-DTPA增强观察。USPIO使用剂量为0.5 mmol Fe/kg体重,而Gd-DTPA使用剂量为0.25 mmol/kg体重。磁共振图像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高脂饮食可以成功诱导动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磁共振连续常规观察,可观察到血管壁增厚表现及脂质核心、纤维帽等斑块成分,USPIO增强后脂质核心信号下降,纤维帽显示更佳,提示斑块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并且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均证实纳米铁颗粒被斑块内活性巨噬细胞所吞噬。Gd-DTPA增强显示斑块成分不佳。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可通过常规成像进行监测。USPIO增强能帮助鉴定斑块内成分,同时也直接反映斑块内的炎性过程。因为具有更低的毒性和更宽的观察窗,USPIO较Gd-DTPA更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40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