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运动试验
无氧阈
运动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血管重建后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43例完全血管重建后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3例冠脉搭桥,2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及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实施了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和3个月的无氧阈强度的运动治疗,其中32例患者完成了运动治疗; 3个月后复查CPET,比较患者运动耐力的前后变化.结果 无氧阈运动强度心率[(97±9)次/min]显著小于传统运动康复的最小运动强度心率[(112±7)次/min],小于运动试验的最初缺血强度心率[(115±11)次/min];3个月后运动处方执行组无氧阈氧耗量从(10.7±2.4 ) ml·min-1·kg-1到(12.6±2.9) ml·min-1·kg-1(P=0.04),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37±18) J/s到(47±13) J/s(P=0.04),峰值氧耗量从(15.3±3.1) ml·min-1·kg-1到(20.6±4.2) ml·min-1·kg-1(P=0.02)及峰值运动负荷能力(68±12) J/s到(87±14) J/s(P=0.01),均明显增加;运动处方未执行组的无氧阈氧耗量从(11.0±2.7) ml·min-1·kg-1到(11.3±2.8) ml·min-1·kg-1,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38±11) J/s到(37±9) J/s,峰值氧耗量从(15.3±2.9) ml·min-1·kg-1到(16.2±3.1) ml·min-1·kg-1] 和峰值运动负荷能力从(65±13) J/s到(73±16) J/s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氧阈强度显著小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最初出现缺血时的强度;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氧代谢水平和运动耐受力.
基金: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10117)%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基金(05DZ19505)%上海市卫生局科技项目(2008082)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车琳,龚朱,蒋金法,等.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4):1659-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