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镜辅助经高位颈前咽后人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脊椎病变

Video-assisted high anterior transcervical approach for spinal lesions of the craniovertebral jun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内窥镜 颈椎 治疗结果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治疗颅颈交界区脊椎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治疗19例颅颈交界区脊椎病变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16~62岁,平均41.6岁;陈旧性齿突骨折合并脱位5例,单纯寰椎脱位2例,游离齿突6例,Marfan综合征1例,Kippel-Feil综合征合并颅底凹陷1例,枢椎肿瘤3例,寰枢关节类风湿关节炎1例。均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完成前路手术操作,其中8例行寰枢关节前路松解复位,8例行齿突切除减压,3例行肿瘤全切与重建。同时一期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13例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4例行枕颈融合,2例行C1~C3椎弓根固定融合。结果 8例复位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8例齿突切除患者行部分或全部齿突切除,3例肿瘤病灶均完全切除。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14例术前有脊髓症状者末次随访时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从术前(9.1±3.3)分提高到术后(14.1±2.9)分。JOA改善率优7例,良5例,可1例,差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经生物蛋白凝胶封堵及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1周后治愈;术后出现吞咽障碍3例,均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结论内镜辅助经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是治疗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