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上海,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楔状缺损
三维有限元法
(骆)
深度
应力分布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修复后楔状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正常(骆)与创伤(骆)时、牙齿不同深度楔状缺损时牙颈部的应力分布,进而探讨发力和缺损深度对牙齿楔状缺损修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颊颈部划分出三种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损,模拟3M Z100光固化树脂修复,加载正常(骆)力和创伤(骆)力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创伤(骆)时颈部区的最大拉应力明显大于正常(铪).楔状缺损深度增加,颈部区的最大应力值也会随之增大.结论 创伤(骆)力和缺损深度的增加会对楔状缺损修复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徐韵,陆卫青.(拾)力与深度对楔状缺损修复疗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