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但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CVA在临床表现、气道炎症和炎性介质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择CVA患者72例,根据口服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反应的差异分为支气管扩张剂有效者55例(A组)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者17例(B组),支气管哮喘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均为26例.比较相应各组间一般临床资料、辣椒素咳嗽敏感性、肺通气功能指标、气道反应性、诱导痰炎症细胞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诱导痰上清液中组胺、前列腺素D2(PGD2)、白细胞介素-5(IL-5)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的差异.结果 A组占所有CVA的76%,B组为24%.A组的咳嗽阈值logC5低于B组(P<0.05),肺通气功能指标如FEV1、FVC、FEV1/FVC和MMEF及PD20FEV1与B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上清液中PGD2和ECP水平也较高(P<0.01).A组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积分改善分值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GD2、组胺、ECP水平间存在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比例:r=0.254,P=0.036;PGD2:r=0.422,P=0.007;组胺:r=0.365,P=0.020;ECP:r=0.371,P=0.020),与logC5间存在负相关(r=-2.064,P=0.025).结论 CVA可能存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种亚型.两者咳嗽的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气道炎症介质水平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程度可能是决定支气管扩张剂疗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