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分析

A clinical data analysis of 92 male 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卡尔曼综合征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hypogonadism,IH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男性IHH患者92例资料,患者年龄(21.0±3.2)岁。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卡尔曼综合征,KS)52例,表现为部分青春期发育47例,无明显青春期发育45例,男性乳腺发育3例,单侧隐睾15例,双侧隐睾5例。92例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血清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及糖脂代谢检测正常;92例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0.7±0.3)U/L,卵泡刺激素(0.8±0.4)U/L,睾酮(0.8±0.1)nmol/L,均低于正常值;6例行骨龄测定5例落后于实际年龄1~5年;头颅MRI检查显示52例KS患者均存在嗅球或嗅沟缺失或发育不良;92例患者均无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器质性病变。分别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 U肌内注射,1周2次)加或不加雄激素(十一酸睾酮40 mg口服,2次/d)替代疗法,疗程1-5年,每3~6个月随访1次。结果 92例治疗后均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发育,性功能改善,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为(11.0±0.8)n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结婚,性功能评价正常,1例生育。结论根据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患者合并的各种先天异常、病史、体格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MRI等可进行IH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雄激素与HCG替代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