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单位:
[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麻醉学研究所
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帕瑞昔布钠
氟比洛芬酯
开胸术后镇痛
罗哌卡因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组(N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氟比洛芬酯组(K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N组手术结束后分别在T4和T8水平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确认针头末端位于椎旁间隙内,推注0.25%罗哌卡因10ml;手术结束前30min,T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K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组静注生理盐水5ml。观察并记录术后1、4、16、24、48h的HR、SBP、DBP、RR、SpO2和VAS评分;记录术后1、4、16和24h的Ramsay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点HR、SBP、DBP、R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术后1、4、16、24和48hN组、T组和K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N组比较,术后1、4hT组和K组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四组患者术后1、4、16和24h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16和24hN组、T组和K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四组患者恶心呕吐、出汗、眩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可显著减轻开胸术后疼痛,并且在控制术后4h内的疼痛方面的作用优于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三种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86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办医政函(2012)983号)%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BBF201000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游艳艳,张琴,张毅,等.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9):85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