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Pentacam测量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变化的研究

Changes of corneal anterior surface after LASIK measured by Pentacam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LASIK Pentacam 角膜前表面 承载因子

摘要:
目的研究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评估LASIK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将52例(102眼)施行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按照承载因子(loading fator,LF;LF=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不同分为3组,LF(1.6者为A组(50眼),1.6≤LF(1.7者为B组(25眼),1.7≤LF≤2.0者为C组(27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 d、7 d、1个月和3个月时用Pentacam测量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ndex of surface variance,ISV)、垂直不对称指数、高度不对称指数、圆锥角膜指数、中心圆锥角膜指数和高度偏心指数。结果 3组患者术后ISV、垂直不对称指数和高度偏心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为P(0.05),术后2~7 d时达到最大,之后均有所下降,A组患者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仍有明显下降(均为P(0.05),B、C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高度不对称指数值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为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圆锥角膜指数和中心圆锥角膜指数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3个月ISV与术前ISV的差值ΔISV与术前验光度数、LF和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517、0.464,均为P=0.000),但与角膜实际切削量、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和角膜前表面形态因子均无线性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不规则性较术前明显增大,但LF(1.6的患者术后角膜不规则性恢复情况明显优于LF≥1.6的患者。LF是综合考虑了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后剩余基质床厚度的更全面的LASIK手术安全评价指标,LF≤2.0是安全的LASIK手术范围。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屈光治疗中心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