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鱼藤素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的作用。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鱼藤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的影响;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鱼藤索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周期的影响;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法检测鱼藤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的影响;单丹(磺)酰戊二胺(MDC)和吖啶橙/溴乙啶(AO/EO)染色法检测鱼藤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鱼藤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自噬蛋白及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200和5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21±0.30)%、(95.40±1.78)%、(94.21±2.43)%、(91.27±4.24)%、(86.14±3.10)%、(80.30±3.21)%、(69.54±3.36)%;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200和5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48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94±0.20)%、(93.46±1.66)%、(88.62±0.72)%、(80.16±2.64)%、(63.64±2.94)%、(49.87±3.50)%、(34.99±2.09)%;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200和5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72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50±0.14)%、(86.98±1.26)%、(70.87±2.87)%、(51.85±6.73)%、(33.16±6.33)%、(16.29±0.83)%、(6.01±0.45)%;经不同浓度的鱼藤素处理后,Panc-1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和2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24 h后,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98±2.31)%、(16.94±2.31)%、(22.61±1.79)%、(34.15±0.09)%、(43.01±1.45)%、(45.46±0.94)%;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和2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48 h后,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2.32±0.80)%、(14.33±0.78)%、(25.72±3.27)%、(36.91±1.50)%、(44.35±0.82)%、(48.94±1.63)%;不同浓度的鱼藤素作用24、48 h后,Panc-1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增加(P(0.05)。Panc-1细胞经不同浓度(0、10、25、50、100和200μmol/L)的鱼藤素处理48 h后,对照组(0μmol/L)的凋亡率为(10.82±2.99)%,低浓度(10、25、50μmol/L)鱼藤素处理组的凋亡率分别(11.88±2.40)%、(13.91±2.03)%、(17.28±3.67)%,与对照组比较,其促凋亡作用并不明显(P)0.05);高剂量(100、200μmol/L)鱼藤素处理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4.80±2.92)%、(30.16±3.08)%,与对照组比较,有部分促凋亡作用(P(0.05)。MDC和AO/EO染色结果显示Panc-1细胞内的点状阳性结构和橘红色荧光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鱼藤素作用后自噬关键蛋白Atg5、Atg7和LC3Ⅱ表达增加,而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表达减少;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和氯喹(CQ)抑制自噬后,对照组的凋亡率为(11.26±2.89)%,3-MA和CQ处理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4.98±2.77)%和(18.10±3.03)%,100μmol/L的鱼藤素引起的凋亡率为(22.37±2.45)%;分别联用3-MA和CQ后,100μmol/L鱼藤素处理组的促凋亡率分别为(39.24±2.78)%和(55.53±3.25)%,与未加自噬抑制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鱼藤素可以明显抑制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增殖,并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和激活相关自噬蛋白的表达,进而诱导Panc-1细胞发生保护性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