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丹参酮ⅡA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Effects of Tanshinone ⅡA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Ion Channel Protein Gene Expression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bbi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钙调蛋白 通道蛋白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阐述丹参酮抗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丹参酮组、卡维地洛组,每组各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家兔偶发室性早搏(OVPBs)、频发室性早搏(FVPBs)、室速(VT)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心肌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L型钙离子通道(LTCC)、钾离子通道Kv4.2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梗死面积明显增大(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ItoKv4.2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丹参酮组和卡维地洛组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梗死面积明显减小(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ItoKv4.2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与卡维地洛组相比,丹参酮组的OVPBs、FVPBs和VT的发生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梗死面积增大(均P(0.05),CAM、CAMKⅡ、LTCC mRNA表达增高(均P(0.05),ItoKv4.2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钙调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丹参酮ⅡA能显著降低其发生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钙调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