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垂体腺瘤患者正常垂体组织的MRI评估

MRI study of pituitary tissues for pituitary adenoma patient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 磁共振成像 手术 免疫组化

摘要: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患者的垂体组织在MRI上的信号和方位,分析其与垂体腺瘤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108例,在术前MRI上,依据平面直角坐标系测量垂体与垂体腺瘤的相对位置,将垂体按位置分为侧方型、上方型及侧上方型。术后观察尿崩情况,并于术后1周、术后4~6个月分别复查头颅MRI。结果在术前MRI T1平扫像上显示垂体亮点的86例中,垂体后叶相对于脑桥呈高信号的有53例,其中9例(17.0%)术后发生尿崩症;呈稍高信号的有20例,其中6例(30%)术后发生尿崩症;呈等信号的有13例,其中4例(30.8%)术后发生尿崩症。三组的尿崩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功能型腺瘤的垂体组织多位于侧方(64%),生长激素(GH)型腺瘤患者垂体组织多位于上方(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08例垂体腺瘤患者中,65例在MRI上观察到垂体组织,部分病例术后垂体的体积恢复不满意,其中侧方型28例中有4例(14.3%),上方型和侧上方型37例中有13例(7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MRI上显示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与术后尿崩发生率呈负相关。生长激素型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上方者较多;无功能型垂体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侧方者较多。术前垂体位于肿瘤侧方者,术后垂体组织体积恢复较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