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为实验模型,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逆行岛状皮瓣存活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其左右两侧后肢各10块皮瓣,进行对照研究.建立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实验模型(皮瓣面积3 cm×3 cm,血管蒂长4 cm,血管蒂周围保留1 cm宽的筋膜组织).对照组(A组):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B组):术后即刻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200 U/kg,每日1次,共5d.术后每天观察皮瓣颜色、肿胀情况.术后1周测皮瓣成活率.结果 两组皮瓣早期血液循环良好.对照组皮瓣创面渗血停止后,出现明显的肿胀,以皮瓣远端部分最为明显.实验组皮瓣的渗血时间延长,未出现静脉危象,所有皮瓣均存活.术后7d,两组皮瓣平均存活面积比较,对照组为(89.5±15.2)%,实验组为(97.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能延长逆行岛状皮瓣创面渗血时间,减轻皮瓣早期静脉回流的负荷,提高皮瓣存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