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macular edema due to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上海,200065 [2]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长春,13004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视力

摘要: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BRVO继发黄斑水肿连续病例67例(67只眼),均系采用雷珠单抗(10 mg/ml,0.05 ml)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分组:按照从发病到首次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第1组,<1周组;第2组,1周~3个月组;第3组,>3个月组.按照治疗规律分为按时组(每4周1次共2次,之后需要时用药)和按需组(先注射1次,之后需要时用药).随访内容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视力)、黄斑区中心1 mm直径范围的厚度(CRT)、FFA.随访期12 ~ 15个月,平均(13.2±1.3)月.结果 按从发病到首次治疗时间不同分组:在第1组,治疗后2个月的BC-VA为0.131±0.061,CRT为(268±21)μm.治疗后12个月的BCVA为0.086±0.042,CRT为(259±19)μm;在第2组,治疗后2个月的BCVA为0.276 ±0.112,CRT为(321±45) μm;治疗后12个月的BCVA为0.292±0.105,CRT为(268±290) μm;在第3组,治疗后2个月的BCVA为0.523±0.164,CRT为(441±67)μm,治疗后12个月的BCVA为0.387±0.142,CRT为(281±24) μm.第1组与第2组的BCVA比较各个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RT在治疗后2、4、6个月时,第1组和第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按治疗规律分组时,治疗后12个月,按时组的BCVA为0.208±0.091,按需组的BCVA为0.387±0.18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35,P<0.001);按时组的CRT为(290±46) μm,按需治疗组的CRT为(311±51) μ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98,P=0.56).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疗效确切,发病后早期治疗和按时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