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cuing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airway obstruction via bronchosco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430030,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呼吸内镜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气道阻塞 结核 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科采用支气管镜技术对87例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患者进行了抢救.收集87例患者的年龄、气道堵塞物的性质和堵塞部位、患者抢救前所处体位、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所用时长、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上述因素对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效果的影响,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采用支气管镜技术疏通气道实施抢救的87例患者中,77例存活(88.5%),10例(11.5%)死亡.气道堵塞物分别为脓液[65.5%(57/87)]与血凝块[34.5%(30/87)];堵塞部位分别为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堵塞(58.6%,51/87)与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堵塞(41.4%,36/87),其中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因脓液[50.9%(29/57)]与血凝块[73.3%(22/30)]发生气道堵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3).死亡患者中,<60岁(2.2%,1/45)与≥60岁的患者死亡率(21.4%,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P=0.013);主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因脓液(3.5%,2/57)与血凝块(26.7%,8/30)堵塞的致死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P=0.004).存活、死亡患者比较,平均年龄[(52.92±21.95)岁、(78.70±18.77)岁]、气道疏通时长[(6.25±2.43) min、(9.60±2.37) min]、健侧卧位[(11.7%,9/77)、(50.0%,5/10)]、术中HR平均值[(107.38±21.80)次/min、(56.60±18.03)次/min]、术中SaO2平均值[(91.34±4.05)%、(72.70±17.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01;t=4.11,P=0.000;x2=6.99,P=0.008;t=7.05,P=0.000;t=3.29,P=0.009).结论 支气管镜技术抢救肺结核并发气道阻塞的成功率高.死亡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者、堵塞部位多位于主气管和双侧主支气管、堵塞物多为血凝块、健侧卧位易致患者死亡.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430030,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呼吸内镜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3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