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b值范围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peripheral zone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different b-value rang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b值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b值范围扩散模型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56例经病理证实的外周带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21个b值(04500 s/mm2)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检查。良性外周带和癌灶组织区的DWI信号强度分别使用单指数、双指数和峰度模型拟合。b值分为四个范围:01000,02000,03200和04500 s/mm2,即组A、B、C和D。计算各兴趣区内A、B、C、D组的ADC、、D*、f、Dapp和Kapp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除D*外各组中的所有参数在外周带癌灶组织和良性组织间均有显著差异。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C和D组中相当(P=0.980),并且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和C组中ADC和Kapp的AUC相近(P=0.07,0.954),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参数(P(0.001)。D组中ADC的AUC略高于Kapp(P=0.002),并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参数(P(0.001)。结论在鉴别外周带癌灶组织和良性组织方面,双指数和峰度模型定量参数与单指数定量参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使用b值高达3200 s/mm2计算的ADC值是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优选参数。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