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儿童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for children in China treated with voriconazol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儿童 伏立康唑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评估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6例以常规推荐剂量静脉滴注或口服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共99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谷浓度。结果:测定伏立康唑谷浓度中位值为0.784μg·m L-1(0.0259.910μg·m L-1),其中44例(44.4%)达到目标浓度范围(15.5μg·m L-1),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缺乏相关性(r=0.252,P=0.315)。个体间和个体内血药浓度变异系数分别为97.0%和69.6%。患儿年龄分布2个月14岁,年龄(6岁的患儿与年龄)6岁的患者相比,谷浓度要达到目标范围需要给予更高剂量的伏立康唑(6.1 mg·kg-1/次vs.4.55 mg·kg-1/次,P(0.05)。谷浓度(1μg·m L-1的患儿治疗失败率高于成功率(58.8%vs.4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5名患儿治疗中监测谷浓度(1μg·m L-1且疗效不佳,通过提高给药剂量使谷浓度达1μg·m L-1以上,最终治疗有效。2例谷浓度≥5.5μg·m L-1的患儿均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采用常规推荐剂量给药部分儿童难以达到伏立康唑的目标浓度。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均有较大的差异。低龄儿童要达到有效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往往需给予更高的用药剂量。开展伏立康唑药物浓度监测不仅可以保障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为合理制订我国儿童的伏立康唑初始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数据。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