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与实践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工作组和儿科呼吸学组近年来分别制订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和<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2009版)>,在儿童血液病继发IFI诊治中的应用方法与经验.方法 参照上述IFI诊断标准,对儿童血液病合并Ifl病例,根据不同的诊断条件和依据建立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的分层次诊断,并参照上述诊疗标准和建议,进行前期伏立康唑静脉输注与后期口服抗真茵药物的序贯治疗,同时观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6例血液病患儿合并IFI,虽然缺乏具有确诊价值的病原微生物依据.但参照诊断标准,3例符合临床诊断,3例符合拟诊条件.采用伏立康唑静脉输注治疗后,体温于10-18 d降至正常,GM和G试验阳性者于10-30 d恢复正常,肺部影像学阴影逐渐消退.继续输注伏立康唑巩固治疗,10-14d后改为口服抗真茵药2-4周,均获得痊愈,总疗程43-84 d.治疗期问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实践显示,上述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和儿科呼吸学组制定的有关IFI诊疗标准与指南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值得临床参照执行.国产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的IFI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选择应用.